双核辐射城市组群,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崛
2023/3/2 来源:不详公益中科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年,城市群的概念逐渐落地。与成渝城市群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无论是从发展潜力,还是政策支持上,成渝城市群都走在了前面。
这个春天里,成都和重庆开展了一次从上到下的互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包含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20所高校。川渝住房公积金支持互贷,并且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两地实现跨区域数据直联。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这两个国家级新区将在七个方面展开合作。
多个事实说明,一直说了这么多年的城市群概念终于落实,旅游、餐饮、工业,从上到下的互动,证明成渝终于要携手闯天下了。
除了成渝之外,城市群内所有的城市,都被「上了发条」,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局面。成立成都东部新区,宜宾三江新区、内江国家级新区,到现在又有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方案。以成都为中心,正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这样的行为,才真正符合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内涵:用城市群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各地都在利用这次机会,争取成为下一个「小成都」或者「小重庆」。外界普遍看好成渝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这一次,成渝也必须起带动作用,让周围城市共享成果。
那成为第四极,这些城市还需要做什么?
第一点:填平中部塌陷。
一直有人戏称成都是「成都省」,那是没有将目光放在「四川」这个高度来看的短见。
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下半程,国家需要一个像珠三角、长三角一样的增长点,而西部地区则是此前城市群发展的空白地带。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渝城市群接棒成为定局。
而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珠三角、长三角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珠三角和长三角采用的是「齐头并进」式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拥有不同的产业划分和各自的产业优势。而成都重庆原先各自为阵,竞争导致中部塌陷,这也正是成渝地区目前发展城市群的短板。「一家独大」的成都和重庆,单单依靠自身的经济辐射能力,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经济圈的脉络。
具体来看,以珠三角为例,年全年珠三角GDP总量为8.68万亿,其中深圳市GDP2.69万亿元为最高,肇庆市GDP0.2万亿元为最低,肇庆市的GDP总量为深圳市的8.3%。根据珠三角地区各市的GDP来看,经济总量差距相对较小。
那四川地区呢?年四川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万亿元人民币,成都市GDP为1.7万亿元,成渝经济圈中地区GDP最低的雅安是0.07万亿元,成都市GDP总量占到四川省的36.9%,而雅安的GDP总量为成都的4%。这样来看,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拉动地区发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成都省」戏谑称法。
第二点:变人才输出为输入。
曾经有很多影片中出现了四川口音的包工头、打工妹在沿海地区谋生的角色,这不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为这是大时代下的缩影。
根据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人口就有万,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省份,占全国省际流动人口的81%,中西部人们的务工选择偏向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中西部省份开始做大做强省会城市,而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外来人口提供经济和收入保障。
这也恰好解释了年来成都、重庆、西安打造网红城市爆发「抢人大战」的原因。
年成都落户新政,办证中心门口排起在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足够高之后,邻近地区的劳动力就会更加偏向于本地的发达城市,城市随着劳动力的涌入也会进一步发展,由此再一次带动劳动力回流,从而实现从人才的「输出地」变为人才「汇集地」。只有这样,那些长期选择外出务工的川渝劳动力,才会倾向于就近择业。
而目前的问题在于,川渝地区具有劳动力吸引力的城市只有成都和重庆,而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持过多劳动力的涌入。因此,只有成渝周边城市抱团发展,根据自身的特色延展出自身的城市吸引力,才能减少劳动力的流失,进而集聚力量搞建设。
留住本地劳动力之后,成渝周边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经济活力才会随之提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得以发展,弥补与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差距,承担更多的城市产业职能。
第三点:加强城市群内部产业互动。
对于成渝周边的城市来说,如何抓紧时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共荣,雨前顾问认为:周边城市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建立自身「护城河」产业。
长三角区域的成功,在于「百强县」;珠三角区域的优势,在于「镇域经济」。而目前,成渝地区,却形成了「高山和低谷」之势。那成渝经济圈的四川其他城市想要发展,难吗?
5月19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发布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地区之间除了花力气搞基础设施建设外,最重要的是打通四城间的项目合作,减少行政上的阻碍。一方面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服务,另一方面背后暗藏的发展计划实际也说明了城市找准了自身定位。
天府新区成眉片区交界地带重点围绕西部科学城、成眉文化文旅产业等开展深度合作,彭州市—什邡市正酝酿形成成都国际铁路港大港区(濛阳新城)农副产品专业物流港等16个项目。从西部科学城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口的打造,看出来,这一次成都周边城市铆足了劲要趁着建设双城经济圈东风求发展。
在川南的宜宾、内江、遂宁也不甘落后。宜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成都高新区与内江高新区将加强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构建「研发在成都,转化生产基地在内江」产业互动模式,宜宾和内江可与成都共享高端制造业的红利。
是金子总会发光。目前成渝地区是全国价值洼地,而广安市也是其中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广安有成渝之间第三大平原,有川东大型水运港口广安港,广安划入了重庆大都市一小时经济圈,高铁半小时圈。这样的规划对于原先可能并不出彩的城市来说,就是机遇。
对于周边城市来说,要产业不是等别人发给你,而是要自己有能力去争取,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开或者承接或者配合成渝的优势项目。所以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这类城市如何去把握自身,才能算真正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政策来了,周边城市该怎么做,企业怎么迁移,也许是另意义上的考验,但是跋山涉水,等到达顶峰一览全局时,才方知脚下的路该如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