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大突破,成都的新城运来了
2023/3/2 来源:不详文丨西部菌
最近一段时间,与成都相关的新闻颇多。省内头条,国内乃至国际头条都有。
西部菌今天简要谈谈其中的两点。一是,成都上半年的经济表现;二是,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迎来最新进展。
先说结论:在多个层面来说,成都正在迎来新的城运。
01
成都上半年的经济发展表现,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稳。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同比增长0.6%。这个增速不算亮眼,在西部三雄中,不仅远低于西安的2.8%,也略低于重庆的0.8%。
来源:智谷趋势仅供参考但结合特殊情况下其他城市的整体表现,也可以说延续了近几年成都一贯的稳健势头。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03亿元,同比下降0.2%。
可以明显看出,二产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三产则受影响最大。
前者,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连续4个月保持回升态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
后者,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同比下降7.7%。不过,上半年成都新签约品牌首店个。
随着交通等领域的复苏步伐加快,尤其是跨省旅游的恢复,成都的消费活力复元完全可以期待。
其他方面,有两大突出亮点值得一提。
一是,外贸逆势上升。
成都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亿元,同比增长23.5%。
来源:网络二是,“流量”坚挺。
6月双流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7万人次,自3月以来持续保持回升态势,当月和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均位列全国第一;起降架次量2.7万架次,连续两月居全球第一。
所以,尽管GDP增速不算高,但在高压下,成都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反倒被激发、挖掘。
02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手棋”的成都都市圈建设,今年以来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3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公布;
日前,《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
紧密落地的布局,预示着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机构设置和蓝图谋划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扎实推进。
根据《意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建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
其起步期的目标,是到年,力争区域内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
在当前背景下,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首先是为未来的发展抢占机会。
毕竟,未来的大城市竞争,不再只是比拼单个城市的实力,而更是看其所领衔的都市圈的发展水平。
其次,则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直接相关。
作为双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都市圈在未来的双圈规划中要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首先要自己拿出谋划和行动。
当然,这不仅关乎成都在双圈中的站位,也关系到成都都市圈内部其他城市到底能够获取多少双圈建设的红利。
03
《意见》明确了成都与德阳、眉山、资阳在都市圈建设中的主要方向:
以成都国际铁路港大港区联动德阳,发展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以天府新区联动眉山,加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协同,拓展金融、商贸、科教等领域合作,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以成都东部新区联动资阳,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区两片”建设,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
这其实也是对四个城市在都市圈中产业分工的明确。
从更具体的区域来看,有几个地方被重点点名:
推动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天府新区成眉片区及仁寿、新津、彭山,简阳—雁江,简阳—乐至等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可以说,上述地区,在成德眉资推进过程中,将率先受益。
04
《意见》还有几个信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