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鱼,长江岸边,湖北省这个县因诗经而
2023/3/3 来源:不详一江春水向东流、独此西流三十里。
长江中游南岸,有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古城,她于西晋设县,南唐时改现名;据《水经注》观点,这里是东汉建安年间的赤壁之战发生地;南宋绍兴五年(年)岳飞曾奉命驻守县城;这里盛产鲜鱼,因而也繁衍出源远流长的鱼文化;形成了三国文化、南宋文化、鱼文化呜嘟文化、说唱文化等多种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态势。这里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嘉鱼县地处湖北省东南部,是咸宁市辖县之一,四周分别与武汉市蔡甸区、汉南区、江夏区,咸宁市咸安区以及赤壁市、洪湖市为邻。嘉鱼古名沙阳;汉初有城堡名沙阳堡,因城堡在长江大片沙洲之南而得名。隋代以其地多生鲇鱼置鲇渎镇,县名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而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以其地有鱼岳山,兼取《诗经·小雅》中的南有嘉鱼之意命名;相传南唐保大十一年()皇帝经此,尝到了当地渔民进贡的鱼,连声赞道:佳鱼,佳鱼。嘉鱼由此得名。鱼岳山在嘉鱼县中部,据清同治《嘉鱼县志》载:夏月水涨时,拔起波涛中,有鱼跃之象,且鱼处于岳,故名。
下辖8个镇:鱼岳镇、陆溪镇、高铁岭镇、官桥镇、新街镇、渡普镇、潘家湾镇、簰洲湾镇,境内有头墩农场。县人民政府驻鱼岳镇茶庵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平方千米;人口37万。
县境夏商周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朝属南郡。西晋太康元年()析沙羡县置沙阳县,属武昌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年)属巴陵郡,孝建元年()属江夏郡;齐建元元年()并入江夏郡;陈永定元年()复沙阳县。隋开皇九年()沙阳县并入蒲圻县,以沙阳县地置鲇渎镇。南唐升元元年(年)改鲇渎镇为场,保大十一年()升场为嘉鱼县,治鲇渎场(今址)。宋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
民国元年()嘉鱼县直属湖北省。民国二年()置武汉黄德道,旋改鄂东道,次年()5月改设江汉道,属之。民国十五年()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以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年)5月解放后属沔阳专区。
年属大冶专区。年改属孝感专区。年孝感专区并入武汉市,随属。年4月并入武昌县,县治改名为鱼岳镇。年11月复置嘉鱼县,属孝感专区。年5月成立咸宁专区,改属咸宁专区。年5月属咸宁地区。年12月,设立地级咸宁市,随属至今。
嘉鱼县位于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属长江冲积平原。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格局,有长江冲积平原、切割残丘等,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河湖密布,长江过境,有大岩湖、蜜泉湖、白湖、西梁湖、斧头湖等湖泊;有鱼岳、大岩、蜀山等山峰,最高大岩山为海拔米。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7.0℃,受幕阜山脉的阻隔,冬季气温下降慢、早春回温快。
这里是湖北省有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回鱼之乡、黄金之乡;有水稻、棉花、豆类、油菜籽等农产,盛产鲜鱼和莲藕;有金、煤、锰、石灰石等矿产,蛇屋山金矿第一期探明黄金储量达20吨,大型红黏土型金矿床,为全国首例,世界第二例;有小磨香油、麻花、藕夹子(藕夹)、麻糖等特产。
她是一座舟车汇聚、通江达海的城市;位居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组成的中三角和咸宁、岳阳、九江组成的小三角的核心地带。县城至武汉市80公里、距离咸宁市40公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公里,有长江黄金水道公里,沿江建有陆溪、高铁、鱼岳、潘湾、簰洲5大港区,是武汉新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武深高速嘉鱼段、嘉鱼长江大桥穿境而过,特别是嘉鱼长江大江的建成,标志着湖北省沿江8个市州全有了过江通道。
这里山灵水秀、历史人文厚重,独具江南水乡神韵。这里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独此西流三十里”的长江第一湾簰洲湾,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三湖连江风景区,有取箭所、皇堤遗址、大崖山、四邑新村、吴王行祠、山湖温泉、三湖连江风景区、人民公园、南如寺、二乔公园、恋江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大岩湖、斧头湖、簰洲湾、牛头山森林公园、金色年华养生谷等景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