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

2024/10/2 来源:不详

这方热土厚植爱国情怀——天津通过讲好“大思政课”努力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

——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

1月13日,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主楼小礼堂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年1月17日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当天,《牢记嘱托谱新篇》启幕,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珍贵影像和殷殷嘱托开篇,近幅照片依次呈现,成为这堂“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事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民族复兴大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我市通过讲好“大思政课”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提供了重要遵循。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对这座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百年学府给予高度评价。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年校史展中开展。从学校草创初期便奋不顾身融入爱国主义洪流,到新时代自觉践行“小我融入大我”的殷切嘱托,同学们跟随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曼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一路走、一路学。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思政课如何发挥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更加有效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是徐曼等教师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百年校史是最好的思政“教科书”。置身校史展情境体验中,南开校训里体现的公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浸润着心灵。“这种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大家感到亲切且富有实效,使我们对南开大学百年爱国主义传统和南开人的爱国情怀有了全面、直观的了解。”南开大学文学院级中文伯苓班本科生杜峥说。

“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有‘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其言谆谆,其意切切。

5年来,“爱国三问”不仅回响在南开校园,更响彻于祖国广袤大地。一大批“爱国三问”宣讲基地先后在宁夏银川、陕西延安等地落户,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怀揣家国情怀、立志成才报国。

“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思政基本功,用好‘大思政课’基地资源,打造更多立体生动、身临其境的思政课堂,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大思政课’融通共建的长效机制,为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表示。

年9月,南开大学本科新生和家长在津南校区周总理塑像前合影留念。

让思政“星火”“点燃”科普课堂

寒假临近,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教师刘敏及其团队教师正着手打磨新学期的科普思政公开课方案,将围绕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科普思政的实践活动。

前不久,该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级本科生朱正东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学校举办的大型科普思政活动,他表示:“这是新型实践活动,老师们在科普内容中系统加入思政元素、厚植爱国情怀,同时注重结合当下热点,使科普内容更加鲜活生动,还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大家把为社会作更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

“科普思政的亮点是科普与思政的有机融合。科普为思政育人提供载体,思政育人将科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升华。”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秘书长、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周严介绍,自年天津商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科普思政”理念以来,随着我市10多所高校的加入和不断推进,涌现出一支致力于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开展科普教育的队伍,并于去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科普思政社团组织——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协同我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科普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成立天津市高校培育智库——科普思政研究中心,进行理论研究,探索体系化的育人模式,为推进天津市全域科普纵深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打造新平台思政“不断线”

近年来,我市高校持续聚焦学生思想需求,着力打造思政教育新平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思政教育“接地气”“冒热气”“不断线”。

为切实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提升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天津大学从年起实施师友导师计划,每间宿舍选配1名师友导师,针对性解决学生成长困惑,与其他育人平台结合,多角度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

作为首批40个天津市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之一的天津城建大学“‘城’不欺我的马老师”工作室,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针对青年学生所需,录制微思政课、微视频等,立体式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讲解津门红色往事、深入评析热点事件等,将思政融入故事与生活。目前,该工作室已发布作品近40个,总视频浏览量超过万,总获赞量近5万。其中,作品《信仰的力量》单条视频点赞量达1.1万,浏览量达万。

中国民航大学善用社会“大课堂”,将思政课堂“搬”到社会生活第一线,同时打造特色竞赛品牌,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和学校2类竞赛协同发力,学生从“我来学”转为“我来讲”,让学生“动”起来、专业课程“活”起来、思政教育“实”起来。

基层“智”理天津这样创新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丰硕

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朝阳里社区考察调研时指出

“这活动真是太好了!天津医科大学的学生给我们讲养生,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教我们学英语,都不用专门去老年大学啦!”社区居民齐达昌大爷乐呵呵地说。冬日的津城是温暖的,幸福与感动无处不在。今年81岁的齐大爷家住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他所说的“活动”,是一场于居民而言很有意义的签约仪式——来自全市多所高校的团委书记,将深入和平区各街道“担任”团委副书记,组织高校大学生以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身份来到社区,把专业化、系统化的文明实践活动送到居民家门口。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朝阳里社区,同志愿者亲切交流的场景历历在目。“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一句句深切的叮嘱,大家铭记、践行。去年,我市正式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一幅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温情画卷正在津沽大地愈绘愈美……

年9月25日,和平区朝阳里社区携手共建单位、辖区居民举办“想你的风吹到朝阳里”主题公益活动。

天津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是志愿者引“智”聚能的治理

朝阳里社区,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七成居民都是志愿者。有着爽朗笑声的齐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5年来,他的义务理发点给众多社区老人带来方便。“每次理完发,大家都会在本上登记姓名和时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个本子更有用,我一看就知道,大概什么时间、该去谁家帮他理发了。”齐大爷告诉记者。

沉稳的步伐、洪亮的声音、矍铄的精气神,如果不说,丝毫看不出齐大爷是一名癌症患者。曾经,他也因患病变得消沉。自从加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齐大爷仿佛变了一个人,每天都是能量满满。

“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就是搭一个平台,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在这里发光发热,在这里互帮互助,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事。”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说。

如今,朝阳里社区成立了38支志愿服务队,有注册志愿者人,占常住人口的七成,年均开展志愿服务件次。

和平区将每年1月17日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日”,将群众“所需”和全区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全区各单位志愿服务队伍“所能”结合起来,实现由“一对一服务”到“集中服务”的转变。

微光成炬,聚沙成塔。天津不断创新形式,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万人,较年年初增幅33%;志愿服务团队1.9万余支,较年年初增幅77%,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

天津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是大数据汇“智”赋能的治理

“大家好,便民服务可以线上预约啦!理发、磨剪子磨菜刀、居家维修维护,大家都可以在‘爱社区’小程序上预约。”前不久,河东区二号桥街道陶然庭苑社区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