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成德两地间的3
2024/8/14 来源:不详四川在线记者蒋君芳推动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打造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支撑点——5月19日,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三场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四市比邻区域的融合发展方案。第二场发布会聚焦成德两地,对外公布了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的融合发展方案。青白江—广汉:从空间时序分为启动区、成长区、提升区青白江区—广汉市商定两地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的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其中:青白江区平方公里,广汉市.3平方公里)。从空间时序分为启动区、成长区、提升区。启动区:以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和德阳高新区狮象组团为融合发展启动区,规划面积约20.3平方公里。该区域主要依托青白江区凤凰湖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本底,加快区域内部道路基础设施互联互动,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提升区域宜居宜业度,率先打造融合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成长区:以青白江区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涵盖大同街道和弥牟镇全域)和德阳高新区(东区和西区)为主体,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着重发挥两地先进材料、临港加工、通航产业等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错位协同、优势互补,打造成德临港产业带核心支撑。提升区:以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涵盖城厢镇全域)和广汉市中心城区为主体,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该区域主要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铁路港片区和成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等产业,引领两地外贸出口企业共享中欧班列(成都)通道优势,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打造成德临港产业带核心支撑。推动融合发展,双方共同梳理了17个合作的项目(事项),项目总投资多亿元。彭州—什邡:形成“一核两组团”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按照方案,两市交界地带将规划形成“一核两组团”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总规划面积1.47平方公里。“一核”即濛阳新城-马井新城联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72平方公里,涵盖彭州市濛阳街道、九尺镇和什邡市马井镇(局部)、隐峰镇、南泉镇;将建成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德阳铁路港一体化运营的重要桥接,打造成为以蔬菜产业为鲜明特色的西南地区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基地和集散交易中心。“两组团”即龙门山生态旅游康养联动发展区、天府中药城-天府蔬香联动发展区,为两市交界地带特色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两大功能组团。其中:龙门山生态旅游康养联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47平方公里,涵盖彭州市龙门山镇、白鹿镇等6个镇和什邡市蓥华镇等3个镇,将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生态旅游和康养度假休闲区及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中药城-天府蔬香联动发展区规划面积约.55平方公里,涵盖彭州市濛阳街道(局部)、九尺镇、敖平镇(局部)和什邡市师古镇(局部)、马井镇、湔氐镇(局部),将打造成为国家级的种植加工交易基地及三产融合示范区。彭州市与什邡市多次会商、酝酿形成一批重大骨干支撑性工程项目,包括成都至德阳市域铁路(S11线)、成都国际铁路港大港区(濛阳新城)农副产品专业物流港等16个项目,总投资额超亿元。金堂—中江:规划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93亿元两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区域规划面积约为.92平方公里(其中:金堂县.5平方公里,中江县.42平方公里)。从空间时序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发展区。核心区:以金堂淮州新城和中江凯州新城为核心区,规划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该区域主要依托淮州新城和凯州新城良好产业基础,以节能环保、通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应急、先进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共同打造成德临港产业带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辐射发展区:以紧邻淮州新城和凯州新城相关乡镇街道为辐射发展区,规划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该区域主要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共同打造成德美丽宜居乡村旅游示范区。金堂县—中江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领域规划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9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