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大港区rdquo红利叠
2022/6/27 来源:不详区域GDP同比增速10.5%,在成都11+2中心城区范围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天府新区,这是年度青白江区的成绩单。从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青白江区第一、二产业增长分别为3.5%、8.2%,而第三产业增幅达17.9%,明显高于全市8.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区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稳健增长的背后,是青白江区域利好叠加、因城施策、协同发展等强大动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四区”优势叠加占领发展制高点
对外开放战略机遇日趋凸显
年4月26日,第一列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始发,开往波兰罗兹。从此,成都在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努力建设泛欧泛亚枢纽城市的发展道路上迈上了新征程。截至年底,历经近6年的稳定运行,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于年至年连续3年位居全国首位,正在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现已构建与罗兹、纽伦堡、蒂尔堡等境外24个城市,境内钦州、广州、上海14个节点城市互联互通的多式联运网络。这条国际化的经济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受到港口缺失制约的问题。
年,国际班列共开行列,其中,中欧班列开行列,分别同比增长%、86%。四川省内货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而运输至欧洲腹地的时间较海运节约了2/3,加速资源、资本等要素转换效率大增,缩短了中国中西部城市与欧洲的时空距离。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已服务超过家公司,在波兰马拉、德国纽伦堡等地设立办事处。成都国际铁路港与中(中国)白(白俄罗斯)产业园、波兰罗兹国家级经开区、西班牙萨拉戈萨物流园区等建立合作,已建成投运法国、以色列、摩尔多瓦、意大利、荷兰、德国6家国家馆,未来三年建成40家国家馆,建设集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
作为亚洲最大国际铁路港之一,成都国际铁路港拥有亚洲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正加快建设国内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远期实现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成为国际型枢纽。成都铁路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已拓展肉类、整车、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功能。保税物流中心年进出口贸易额位列四川第一,全国第七。如今,作为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而设立的自贸试验区,青白江凭借国际铁路港,搭建起内陆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以更好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对泛欧泛亚开放的新门户,影响力不断提升。
△成都国际铁路港
年12月,成都市委正式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构建开放型一体化的“金青新”大港区,把“金堂、青白江、新都”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要一极,把实施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战略引向深入。年1月,“大港区”这一全新名词就已成为成都两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