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广场,两座雕塑两个故事,一个
2023/4/9 来源:不详分享一下我的海南旅居故事,今天和我一起去逛骑楼老街,这里是每位游客海口游的必打卡地。我的旅居地在东方市,坐动车去海口仅需1个多小时。
从海口东站坐公交车到水巷口站下车,过马路就会看到这个骑楼广场。别急着去看骑楼,先在骑楼广场的树荫下好好休息一下。看似空旷的七楼广场上,矗立着两座雕塑,它讲述了海南岛的两个故事。可惜,很多游人直接略过了。
广场的入口处有骑楼老街的导游图,可以看一下。说起海口骑楼老街,很多人印象中就是天后宫所在的那条中山路。其实它指的并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老街区。包含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除了商业化比较严重的中山路,其他老街显得非常古朴,充满着烟火气,也很值得逛逛。
我们先来参观这两座雕像吧,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南的历史。这是雕塑《侨光》,介绍中写道:自明末清初开放海禁之后,海南人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纷纷萍漂异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目前统计有万,大多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海南华侨在海外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国的侨务政策,根据国外侨情变化的特点,特定出有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生根发展,又能促进其为祖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务实侨务政策。海南华侨历来地缘和亲缘观念浓厚,在我国务实的侨务政策下,在支援祖籍国和家乡建设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雕塑《侨光》原作青铜像,立于海口市万绿园。通过表现一对华侨父子回国投资建设的特定场景,生动刻画了华侨父子两代人情系家乡,展望未来的美好瞬间。雕塑呈现静态,却给人一种梦想与亲情碰撞的感觉,这正是海南华侨关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写照,体现了新时期海南华侨爱国、爱乡的情怀。
再来看看这座雕塑,它的名字叫《南侨机工》。年10月,中国沿海口岸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国际军援运输濒临断绝。年,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戌)通车,国内几乎所有抗战物资的运输都指望着这条“输血管”。而国内掌握驾驶、维修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南侨总会因此发出招募通告,号召海外华侨积极投身救国。短短10天就有上万华侨报名,最终多人通过资格审查、回国效力。这个团体被称为“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其中海南籍机工达多人,占总人数1/4。至抗战结束,将近一半的海南籍南侨机工长眠在滇缅路上。
雕塑《南侨机工》生动塑造了两位南侨机工(半身像),右边人物拿一把汽车摇把,代表了司机,左边人物手抓一把扳手,代表技工。英俊的面容、刚毅的目光、巍峨的身躯,表现了年轻的南侨机工把无畏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铺洒在滇缅公路上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
看似空旷的骑楼广场还有隐藏的福利,就是广场上的这栋楼,里面有宝藏。我入住的骑楼民宿老板强力推荐我到这里吃早茶,说这里是海口档次比较高的茶楼。其实,这栋楼的一层就是敞开式的排档,也是喝茶的地方,人气也很旺。
三楼才是骑楼民宿老板推荐的地方,很有特色。到海南,一定要体会一次原汁原味的早茶或下午茶,体验那极具特色的老爸茶文化,在这里,你才能有机会读懂海南人。
在茶楼里,我这个哈尔滨人又冲动了,胡乱点了两样点心,一屉牛仔骨,一份炒肠粉,一份白灼生菜。除了两样点心,其他的都吃不习惯,倒是灌了一肚子的菊花茶。赵本山小品里曾说,我大老远来深圳,提拉个瘪肚子,你就请我喝茶?不闹了,逛骑楼老街,就从一顿早茶,再听两个故事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