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独特过年习俗年夜饭中吃出渔盐文化
2022/7/9 来源:不详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23.html
大港受沧州文化影响“辞灶”等年俗仍流行
由于历史成因以及油田建设等因素影响,使滨海新区的老大港区域成为一个移民文化汇聚的地方,天南海北的风俗在这里汇聚、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港文化。
对大港民间风俗有多年研究的民间学者胡庆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上的关系,大港文化受河北沧州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说,大港的年俗更趋近于河北沧州的年俗文化。
胡庆军介绍,大港的年基本从腊八开始,就陆续散发出年味。很多人家的年货置办,是随着周边几个乡镇大集的开市和大港城区年货市场的开办而筹划、采购的,依家庭收入,或以新换旧或重新添置。
腊月二十三,很多大港家庭特别是大港农村,依然有“辞灶”的习俗,“辞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述职,汇报主家一年的家境变迁与农商业绩,甚至主家社会表现的一个‘老例儿’。主家借此希望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形式上以供奉麻糖等算付点儿‘封口费’,希望家丑不外扬。”胡庆军说,到了腊月二十四,如果天气晴好,举家还会来一次“大扫除”,也图个除旧迎新、推陈出新的吉利。腊月二十五,家家开始准备除夕到正月十五半个月的酒菜饭食,以便过年时敬神、待客及家人享用。
除夕晚上,大港的习俗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熬夜守岁,长辈给晚辈分发“压岁钱”。子时一过,便开始煮食素饺子,并敬天地、先人,放鞭炮,且家家争先,也叫“发纸”。到了正月初一,起得越早越好,人们开始结伴向族内长辈和街坊邻居拜年。胡庆军还强调,按照年俗惯例,守孝的人不拜年,也不接受拜年。
正月初二的拜年也有讲究。一位老大港人桑红向记者介绍,“初二开始走亲访友,首先向岳父岳母拜年,或去拜灵。过去大港拜年时间较长,有‘拜年拜到大麦黄’之说。年以后,随着法定假日的推行,节日生活逐渐变化,习俗更新,迷信活动都有所减少,但人们串门送祝福的习俗依然延续。”
桑红还介绍,正月初五为“财神日”。旧时初五“子时”,商店、财主大户,皆用香烛纸马,恭迎“财神”降临。恬静之夜,鞭炮齐鸣,震天动地。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寓意为吃“元宝”,店铺营业半天。而今,已不再迎接财神,商店营业半天和民间吃“元宝”(馄饨)的习俗尚未改变。
另外,据民俗学者介绍,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天,大港有扭秧歌、舞龙灯、闹元宵的习俗。周边乡村的秧歌队、龙灯队会穿戴整齐,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舞龙灯、闹元宵,象征新年活动基本结束。
·大港·
大港,大港地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