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农民技术员日光大棚里种起冬枣燕

2025/1/19 来源:不详

黄骅市官庄乡北排村村民范炳军是该乡培养的第一代“农民技术员”。土里能生金,凭借着汗水与创新,他种起了“大棚冬枣”,错季上市,让“黄骅冬枣”这一地方特产提前进入到市民的“果篮子”。范炳军的日光温室大棚枣树种植基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进入基地后,只见一排排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棚内一棵棵枣树昂首挺拔,一粒粒饱满透红的大冬枣令人垂涎欲滴。“6月初,大棚冬枣陆续上市销售,每斤平均售价30-50元,收益十分可观。”范炳军乐呵呵地介绍。黄骅市官庄乡北排村村民范炳军是官庄乡培养的第一代“农民技术员”,有着30多年的种植经验,并一直致力于探索果树种植新技术。年,他租地建大棚,开始研究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为了更快地掌握这种技术,范炳军每天泡在冬枣大棚内,研究温湿度、大棚透光率等因素对枣树生长的影响。通过5年的实践经验积累,范炳军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温室大棚冬枣种植方法。目前,范炳军联合其他6名合伙人在天津市大港区承包了79个大棚,种植冬枣和马牙枣。每个棚占地0.8亩,种植枣树余株,棚最低产量超斤。据范炳军介绍,因为是错季上市,他的冬枣供不应求。“日光温室大棚冬枣种植技术的应用能让市民夏天吃上鲜冬枣,丰富了大伙儿的果篮子,又增加我们这些果农的收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带领更多的果农一起致富奔小康。”范炳军说。(通讯员任振宇燕都融媒体记者李家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