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湾区供应链融合发展实施路径

2024/12/6 来源:不详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m.39.net/pf/a_4328659.html

文/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孙辉李丹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发展现代供应链的天然底蕴。11月14日,以“湾区聚能·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东莞)交流会”在广东东莞成功举办。大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市场化应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探寻大湾区供应链融合发展之路。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东莞)交流会”上的致辞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有约60%的经济体量来自于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公里的海岸带地区,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如今全球湾区已形成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四个湾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已达万,年经济总量超过1.9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发展现代供应链的天然底蕴,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健全,区域内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产品种类丰富,聚集了中国80%的供应链企业,拥有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有着发展现代供应链得天独厚的产业土壤。第二,对外开放水平高。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群。在开放水平方面,广东一直以来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中深圳、珠海均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香港和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年粤港澳大湾区外贸依存度达.61%,实际利用外资额.6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97亿美元,远高于同期长三角和京津冀的水平。第三,创新能力强。根据《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发展报告》显示,~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年的家增加至年的家,增长约3倍,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企业创新力走在全国前列。第四,物流能力国际领先。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香港、深圳、东莞、珠海5个亿吨大港。年,全球前5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深圳港、广州港与香港均进入前十。航空运输方面,大湾区还拥有广州、香港、深圳、澳门、珠海等国际机场,其中,香港国际机场自年开始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空货运机场。与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及港口的客运与货运能力均名列首位。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湾区聚能·融合发展”。对大湾区供应链发展的实施路径,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第一,软硬联通,夯实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发展根基。

珠三角地区以前的科技资源属于中低端,依靠廉价劳动力建立“世界工厂”,未来必然要走向产业的前端,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这既要求实现大湾区各区域交通的硬联通,加大公路、口岸等综合交通的规划建设,高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跨江通道、贸易组合港,机场群和航空枢纽等的空间规划建设,为供应链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硬”支撑。又要求推进大湾区软联通的开发。保证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资本、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跨境流动;保证营商规则、通关程序等制度的互联互通。

第二,自主可控,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安全韧性。

当前,全球贸易结构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先进制造业出现回流的趋势,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的迹象日益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被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中国大陆实体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广东。广东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