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央媒如何说高明
2024/8/20 来源:不详<
厉害了!高明登上了经济日报!
11月26日《经济日报》第11版,刊登题为《猛虎下山非常高明佛山高明区:区域价值“飞”速跃升》的整版报道。
经济日报整版聚焦高明区发展。
以下为经济日报文章↓↓↓
高明区,位处珠三角西翼,是珠江、西江交汇的重要节点,面积不足1千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及50万。在制造业大市佛山所辖的五区中,原本属于经济基础较弱、体量较小的一个区。自年3月以来,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高明区”的“靴子”落地,高明城市热度陡升,区域价值充满着想象空间。
西江产业新城。洪海摄
站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战略高度,善于把握大局大势的高明人,适时确立了建设“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珠西先进制造新高地、岭南田园城市新样本”的发展目标,发出“要做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豪言。
得天时,踞地利,善谋划,西江之畔的高明区正聚势起飞,成为一座机遇之城、活力之城。
城市能级大提升
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来看,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选址高明区,将直接带动高明“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超千亿元。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高明除了建设新机场外,还迎来广湛高铁、珠江肇高铁、肇顺南城际、佛肇高速等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黄金期,推动高明建设成为集“一个机场”“六大轨道”“十大高速”“两大港区”于一体的湾区枢纽新门户,实现60分钟可达广州、深圳、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城区30分钟可达全区所有城镇,城镇15分钟可上高速公路,中心城区1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
位于明城镇辖区内的谭塱立交。洪海摄
高明人积极拥抱枢纽经济时代机遇,根据高明东西走向的地理特征和未来经济功能,科学谋划“两城一带”的城市空间格局。其中,西部依托空港资源,从深步水水库到肇庆市形成新的发展轴,将加快建设成临空产业新城;东部以西江为轴线,加快荷城、西江产业新城、杨和的一体化建设,打造成高品质山水田园城市;中部强化明城镇在绿色自然的景观生态轴线作用,打造成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带,共同形成两城引领、多点支撑的绿色智慧城市新结构。
综合实力大跨越
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高明的综合实力将实现6个“翻一番”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在突破亿元基础上,力争翻一番达到亿元以上;人口总量在达到60万基础上争取达到80万、力争翻一番达到94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翻一番,年度投资达亿元规模;百亿元、五十亿元、三十亿元、十亿元企业和高企存量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翻一番;农民收入力争翻一番。
沧江工业园。刘世辉摄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高明人正全力找寻经济发展新赛道——树立全域空港发展理念,将全区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谋划,探索“一区多园”组团模式,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开放合作的临空示范格局。其中,“一区”指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多园”指力促各镇街、西江产业新城配套建设若干高端专业产业园区。
围绕建设全域临空经济示范区,特别是破解产业用地不够连片的难题,高明正实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加速全区国土空间结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为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和生态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承载支撑,为未来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工人正在施工作业。谭安妮摄
一方面,在西部临空经济核心区,将连片打造平方公里的高明大工业园区,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育形成面向未来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对标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另一方面,加快特色园区建设。荷城街道将加快整合西安片区亩土地资源,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杨和镇将以一环西拓为轴线,推动先进装备产业园扩大至万亩规模;明城镇将高标准建设万亩环保科技产业园,建成集智造、科创、旅游等于一体的田园式环保科技创新集聚区;更合镇将推动5.9万亩临空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临空产业;谋划5.1平方公里的深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数字产业、高端智能装备和航空产业,打造佛山松山湖;西江产业新城将推动沧江工业园提档升级,拓展亩产业空间引入优质项目,争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深步湖。王维家摄
容量大、层次多的各类产业空间和平台规划正呼唤高质量产业项目的入驻。目前,高明区正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机制“大招商”“招大商”,未来五年,产业项目招商总额将突破亿元。
生态价值大转化
六林一水三分田,是高明特有的自然风貌,也造就了高明的绿色生态底色。放眼大湾区,在制造业城市中,高明生态环境相对优;在生态城市中高明的制造业发展得相对好。凭此比较优势,高明在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将有空间、有条件率先探索形成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方式。
公田村。余永强摄
那么,高明区将如何创造性地实现绿色生态价值的转化?
在发展路径方面,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建设“绿色高明、低碳高明、美丽高明”,力争在年成为全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在年成为全国示范样本。
在城市建设方面,塑造山水林田湖相融的品质城市形态。突出山水特色和田园本色,打造“碧水绕城·点亮西江”生态名片,建设“十里西江、百里沧江”碧道、“西江新城山水走廊”万亩公园,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将高明区打造成为色彩缤纷、五彩斑斓的大美画卷。
西江之畔。洪海摄
在生态产业化方面,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一方面,发挥高明环保项目示范作用,建好环保科技产业园,带动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建设环境友好、社区友好、产业友好的典范。另一方面,坚持“全域旅游、全城共建、全民共享”,整合区内发展资源要素,做活“旅游+”文章,推动总投资超亿元的21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启动皂幕山旅游带开发建设,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皂幕山。方新平摄
高明区将立足湾区门户枢纽区位优势与“一湖、两江、三山”等生态资源,全方位系统化整合提升旅游发展资源要素,构建“双核双带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探索“山江田统筹、城镇乡一体、文产旅融合、新门户平台、新服务支撑”的全域旅游路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根据规划,到年,高明区将实现游客接待量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5亿元,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
明仔话你知
高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