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庆率先动手了
2023/12/26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中国的行政版图,除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原有几个大省做了切割规划,以及后期的天津直辖、重庆直辖、海南从广东划出为省外,几乎再无大的改动。而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中国城市的发展逻辑逐渐转变为“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协同发展”,一些受制于面积较小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开始通过改变行政版图来做强自身。尤其是今年4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年城镇化重点任务》,直接明确指出: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一些城市迅速领会文件精神,做出扩容动作,一波城市扩容潮已经到来,而这或许将改变中国未来的城市格局。而仔细分析这些扩容动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扩容、户籍扩容、都市圈扩容。01物理扩容顾名思义,物理扩容,即扩大城市辖区面积,覆盖更广的行政管辖范围,从而实现城市人口、经济的增长。比如此前的合肥纳入部分巢湖、济南吞并莱芜、西安代管咸阳,都是典型的物理扩容。近期在物理扩容方面动作最大的是成都和重庆。先是4月28日,四川省正式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新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简阳市所辖的13个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成都东部新区区位示意图这是成都东进策略迈出的重要一步。年,成都代管简阳市,城区面积大幅扩容。而在年,成都正式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首次突破龙泉山的东进策略,成为最大亮点。再到此次成立东部新区,成都在一步步的“蚕食”简阳,但也让简阳成为最大赢家。虽然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物理扩容,但成都东部新区的战略地位也极为重要。其一,成都与德阳、眉山、资阳三市的连通更为顺畅,有利于区域人口的加速集聚。二是区位优势明显,东部新区西邻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四川天府新区,北靠成都国际铁路港,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一环。成都在东进,而重庆则开始西扩。5月9日,重庆将原来只有9个区的主城区,增加涪陵、长寿、江津、合川等12个区,加上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三个功能区,共同组成新的“主城都市区”。▲图中红框为主城都市区扩容之后,重庆主城都市区在人口和经济规模上都实现大幅跃升。其中,面积从之前主城9区的平方公里,跃升至2.8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主城9区的万人,翻倍至万人;而经济总量则从主城9区的亿元,翻倍至1.8万亿元。一直以来,在城市间的排位中,重庆都是相当尴尬的存在。和省份比,重庆规模略小;和具体城市比,排名第一的总面积又让别人把它当作一个省份,多少占了便宜。而此次扩容后,重庆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大都市区时代。对内讲,这是重庆做大做强主城区,加强对其他地方的带动作用;而对外,则又是与成都经济圈进一步的联动与对标。在4月初的那份《年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中提及,今年要“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是决定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而此时,成都和重庆双双扩容城区,显然是在提前做准备,或许规划纲要中还有大动作等待释放,值得期待!02都市圈扩容但对大部分中心城市来讲,做到物理扩容并非易事。最典型的,是深圳。深圳总面积只有平方公里,不仅低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在主要的38个大中城市中,也只比厦门稍稍高出,排在倒数第二位。而深圳的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了平方公里,已是满负荷状态。因此,关于深圳扩容的消息,不断传出。其中,流传最广的、也是期待最多的是“吞下”东莞、惠州,但要想实现这一动作难度实在太大。过往的物理扩容,都是大城市吞并周边县、镇,再加上东莞经济总量逼近万亿,惠州经济总量也在亿的规模,分列广东省内四五位,要想直接吞下两个如此重要的城市,实在难上加难。另一个难点在于,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财政与中央直接挂钩,若东莞或惠州直接划入,市级财政体系都将绕过省级,这是广东或者广州所不愿看到的景象。于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扩容便出现了——都市圈扩容,或者称为都市圈融合联动发展。4月28日,深圳市发改委对外公布年工作计划,明确表示将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提及将协调东莞、惠州、河源、汕尾四市共同参与。从之前“深莞惠经济圈”的提法,到“深圳都市圈”,范围增加了河源和汕尾,而这四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广东省的40%,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广东在最新出台的《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打造五大都市圈,包括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其中,广州都市圈除了传统的广佛一体化外,还希望推动广清一体化,推进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的合作。而这也是仅有的两个以城市命名的都市圈,足见广州、深圳的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强大。之外的珠江口西岸、汕朝揭、湛茂都市圈,都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中心城市,故而仅以地区命名。年,国家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正式宣告中国城市发展进入都市圈时代。相比宏观意义更强的城市群,都市圈的立足点更微观,更强调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的引领作用。因此,都市圈扩容,也成为近两年中心城市发展的主流。除了走在前列的广东,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也在积极推动都市圈扩容。1月,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上海大都市圈将覆盖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的“1+8”区域范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