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求臧待得大港腾飞起,市政水利有先贤
2023/4/4 来源:不详文|顾芳晖
盛世繁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那背后,有厚积薄发的历史余韵、有摧枯拉朽的改革气度、有高瞻远瞩的方向策略,当然还有一群为之殚精竭虑的社会栋梁。
晚年施求臧先生照年下半年的一天清晨,两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带着一叠珍贵资料来到宁波原水集团,来者施景裕先生和他的夫人坦言,得知原水集团为加强党建阵地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正在收集公司成员水库建设史上的党员或模范人物用以布置党建长廊,为此特地整理了其父生平工作的一些资料和照片,希望有所襄助。
从施景裕先生的描述和资料中的信息我们才得知,原来在宁波这片地灵人杰的土地上,过去还有这样一位水利领军人物——他历经“三朝”,解放前求学教书、蕴蓄才智;解放后兴修水利、建言献策,灵桥、栎社机场、江北轮船码头、宁穿路、皎口水库、三溪浦水库等许多带有甬城地标特征的设施建筑都留有他的足迹,改革开放后已是迟暮之年的他更是作为省市人大代表为宁波的北仑港综合利用、跨流域调水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求臧先生的一生大抵如此传奇。
旧时岁月,一段跌宕人生
施求臧年9月出生于我市鄞县西乡黄古林,自幼敏而好学。年从北洋大学(即今天津大学)毕业后,学校介绍他到东北沈阳奉汉铁路工作,但他心怀故里,最终于四年后回到宁波。作为那个年代的高知,甫一回乡便受到重用,初时任市政府工务局工程师,不久任鄞县县政府建设局技正。施求臧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雄心勃勃地、一心想把自己家乡的市政和水利建设搞出成绩来!”
年参与梅湖水库建设回乡十年里,他修筑下水道、拆除旧城墙、辟环城马路,宁穿路、灵桥和栎社机场等宁波标志性工程正是他在这段时间主持建设的。期间,他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规划,如建设姚江闸、大嵩闸和山谷修筑水库等,但由于工程经费无着落,又限于时局,这些远见卓识均成为纸上谈兵,还被当时许多人讥笑为“吹牛”。
直到年7月抗战开始,他不愿丧失民族气节,拒绝担任日伪职务,辞职归乡,隐世教书。当时,宁波高工学校也因避难迁徙到凤岙市诚隐庙。该校校长王诗成先生得知施求臧避居故乡,立刻聘请他作为工校土木系的老师。至此,他一边隐世、一边任教。
也正是在这些年,他培养了许多土木人才,不少在未来成为了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有的甚至成为了科技界有较高威望声誉的专家。抗战结束后,他再次回归,负责鄞西水利协会,主办鄞西后塘河沿奉化江一带的闸堰坝阻漏工作,提高了鄞西20万亩良田的抗旱能力。
年施求臧在姚江大闸工程现场当理想照进现实
年5月,宁波刚解放。但在宁波解放后,国民党轰炸机几乎天天来轰炸,灵桥路面上、钢梁上弹孔累累。当年7月,俞济民军队逃往舟山,而灵桥是解放舟山群岛的“钢铁”运输线,是军车通行的重要通道。解放后,军管会接收鄞西水利协会,当军管会得知施求臧是当年修建灵桥的工程师,立刻赋予保护灵桥不被炸毁的重任。于是,他自行设计了4只土堡加固桥脚,使灵桥在多次轰炸中未被炸塌,这个设计方案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好评。
战争的阴霾在时光渐进中逝去,新中国成立后,宁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年10月国庆,宁波成立专员公署,军管会派施求臧到实业处任工程师,年提升为水利局副局长,并选为历次省人民代表。年,由他设计建造的我市(城区)最大排灌工程——36孔叠梁式姚江大闸工程放水成功,可排涝万亩,灌溉52万亩农田。
上世纪70年代初,他已72岁高龄,因身体原因多次申请退休未准,上级再三恳请他坚持到三个重大工程——象山大塘港堵坝、宁海湖陈塘堵坝和鄞县皎口水库工程——完工后再退。
尤其是皎口水库大工程,施求臧作为我省资深的水利老专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到施工现场,精心勘察设计、绘制蓝图、作技术指导;与万余建设者一起风餐露宿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年7月由施求臧主持绍兴平水江水库经历几年挥汗奋战,年1月,全省瞩目的皎口水库终于封孔蓄水竣工。四度寒暑、艰苦创业建成的皎口水库能使鄞西40万亩农田免遭洪涝灾害,可灌溉22.4万亩农田,还为市内居民年供水万立方米。
自唐朝迄今一千多年,宁波只有一个东钱湖,蓄水万立方米。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十年里,宁波的水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山岙岙兴修大小水库,如长藤结瓜,控制有害洪水,拦蓄山谷水为农田灌溉服务。
而这些年完成的水库修筑量将近十亿立方米库容,相当于25个东钱湖,同时也改变了城市农业的格局。过去,群众说“儿要亲生,田要东乡”。自鄞西片区水利工程紧跟而上,尤其皎口水库竣工后,人们抛出了“西乡超东乡”的豪语。宁波地区有万亩农田,大大减少了旱涝灾害,其中万亩达到旱涝保收田,产量比过去增加3-4倍。
“回忆过去,人们讥笑我是‘吹牛’的理想和规划,而今在共产党领导下,一件件化为现实。今昔对比,促我精神安慰,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施求臧在年致李宗新先生书上这样写道。
三个提案为大港蓝图锦上添花
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彼时,79高龄的施求臧先生已然退休。可是他人老心不老,退休后诸多梦想萦思,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付诸实践,并多次在浙江省人代会上提出。其中,有三件大事是甬城人民非常熟悉的。
年1月20日蟹浦闸落成(施求臧-中)一件便是宁波至上海客轮恢复定期开航的提案。据记载,甬申航线的历史可追溯至晚清,早在年,上海至宁波的海上客轮就已开通,由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湖北”轮、“江西”轮往返航行。自年开辟沪甬定期航线起,“沪甬航路一夕可达,故联袂携眷纷至沓来,侨寓之数几占全埠人口之半”,成为中国轮运业主要定期航线之一。
解放前,申甬线跑的是招商局的“江”字号客轮,但是解放前夕,蒋介石将包括许多“江”字轮在内的沿海大部分轮船掳至台湾,申甬航线一度中断,再加上萧甬铁路建设、候潮发航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甬申航线也并非一帆风顺。此事,施求臧一直记在心上。他根据宁波港务局多年测量资料,经过科学研究分析,于年浙江省召开的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甬申客轮定时开航的建议,受到省委、省交通厅、宁波港务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多次向上海海运局交涉,起初未得到同意。
但他并不气馁,随后由浙江省交通厅将他的这个提案送至北京交通部海洋局办理。年2月17日,上海海运局提出五点不同意理由,对此,施求臧予以一一反驳,并于年5月上报交通部。年3月,宁波市召开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他又重提甬申定时开航的建议,再次得到市委领导重视,并于年7月函复:“我们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亦是我市进一步开放形势的需要”。
当下,市府成立甬申客轮定时开航专案办公室,经过多次呼吁,交通部于年11月到上海海运局,并邀请浙江省交通厅、宁波港务局及市政府代表共同讨论,最终取得了圆满结果。年12月1日,甬申线恢复定时开航,每天上海至宁波两班对开,从而结束24年候潮进出的等航岁月,为往返宁波和上海的广大旅客带来极大方便。
今日的姚江大闸第二件便是关于北仑港综合利用的提案。北仑港是深水良港,但最初的北仑港其设计是为上海宝钢服务的,是矿渣专用码头,有不适用于商业码头的缺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港压船严重,经常要赔偿外轮停泊费,据估算每年造成的损失在一亿美元左右。
对此,施求臧于年向省人代会提出北仑港综合利用的建议。这个提案由省交通厅于年12月17日上报交通部核示,并得到了交通部批示:“您对北仑港的关心,对利用问题提出很好建议,我部正在研究中,牵涉面很多,还需报告国务院,经委研究确定。”他得知后异常高兴。宁波市属于上海经济区,为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中央、省委领导均来视察过,指出北仑港要综合利用。
事后,浙江省政府也派出科技活动工作组到宁波视察。大家一致认为要综合利用北仑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1个城市在杭州联合发出倡议,以北仑港为中转站,把东西走向长江航运与南北走向沿海航运联结起来,构成一个T形运输结构,与他在年向省人代会提出北仑港综合利用的建议完全一致,他简直喜出望外。
那一阵,他经常和他的老同事说:“在中央、省委各级领导重视下,相信这个提案很快会实行,我盼望早日完成综合利用配套工程。如货栈、码头改建,龙门架,栈桥通道,早日竣工,投产受益。”一晃经年,而今以北仑港为主体的宁波舟山港已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的港口,真正举世瞩目的世界大港。
今日的三溪浦水库第三件是解决宁波工业用水的提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催动着这座东方大港展翅腾飞。施求臧认为,解决工业用水是当务之急,一应配套要立马跟上。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的翟翕武先生曾说过:“不解决淡水问题,对宁波建设是一个致命打击”。
施求臧再次于年五届省人代会上提出,建设黄湾枢纽工程(与杭州湾大桥类似)以解决宁波缺水,就像宁波有上海黄浦江一样。他当时还针对这类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出了四大设想,一是淡水东输;二是京杭大运河通到东方大港;三是大坝上通行铁路、公路,改善陆上交通运输;四是解决滨海地区工业淡水问题。
他为这个设想穷尽心力,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宁波市区毛翼虎同志出席会议。施求臧请他带了个提案——请水利部莅临宁波,解决工业用水是当务之急。据毛翼虎回来转达,那个提案很受重视,已转到水利部核办。
虽然,限于大坝建设技术、闸下淤积等各种原因,有的水利枢纽规划未能化为现实,然而他当年在提案中关于西水东输、跨流域调水、分质供水的理念给予后人以启迪,在几十年后,融合着后人的努力,以钦寸水库、宁波大工业供水为代表的另一种形式展呈了时代智慧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