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国际枢纽自贸区双核驱动的青

2023/2/15 来源:不详

北京皮肤病医院医师 http://m.39.net/pf/a_4781506.html

有人说,蓉欧快铁就像一根红线,一头系着中国,一头连着世界。

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始发。自此,成都到欧洲的时间距离大幅缩短。伴随蓉欧快铁的飞驰,青白江到法国波尔多只需16天。

此后,青白江再打通北上俄罗斯,南下东盟、澳新、南亚、中东、非洲,东拓日韩、美洲的国际大通道,形成对接国际市场、高效畅达的国际通道网络。

有着“陆海联运枢纽”+“自贸试验区”双轮驱动优势的青白江口岸,正催生国际贸易体系的新版本。在成都迈向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其“桥头堡”的地位愈加显现。

国际化成为显著标签

成都加速迈向世界城市

新成都,最重要的形象标识是什么?

在成都总体规划的四大定位中,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其中重要一个。它要求成都不仅由内陆走向全国,更要走向国际前沿。就目前而言,成都与国际往来的成绩单已经非常优秀:

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列,联接境外25个城市、境内14个城市,形成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成都是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条航线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枢纽城市;年5月以来,欧洲中心已吸引48家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办事机构入驻,成为中西部地区对欧交往合作的新窗口;中德、中法、中意、中韩等国别产业园区,纷纷在蓉落地;落户成都的世界强企业已达家……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新一线城市之首后,成都追求的最为显著的标签之一。

成都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也将“世界城市”纳入其中。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从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则印证了成都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进程中所拥有的实力和魅力。在“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发布的报告提到:近年来,成都因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全球化方面的成绩卓著,在国内外得到了高度认可。预计到年,成都将成为世界上排名14的大城市。

“双轮驱动”的青白江

“桥头堡”地位愈加显现

在成都迈向世界城市的进程中,与世界的连接更为紧密,而这种连接,除了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流通,还包括海陆空三大物流体系带来的商品流通。

因此,同时具备“陆海联运枢纽”+“自贸试验区”双重优势的青白江口岸,当之无愧的成为成都连接世界的“桥头堡”。

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以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为重点,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后统一为“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青白江始发,架起我国西部乃至沿海地区通往欧洲的陆上货运国际大通道,从根本上打破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海运港口的历史,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成都国际铁路港一定要作为全省的战略支撑,一定要放到全国高度,放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高度来把握,要把它作为四川对外开放的名片,做成四川改革开放的战略支撑。”年4月10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到成都国际铁路港调研时强调,“充分发挥铁路港枢纽和自贸区优势,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六年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展示了与众不同的“成都速度”。从年的31列到年底的列,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运行频次不断加密,日开行量最多可达8列,公交化运行,成了中欧班列(成都)首创的最大特点。

六年来,中欧班列(成都)连接了境外25个城市、国内沿海沿边14个城市,贯连了欧亚大陆的主要节点城市,这39个城市,就像棋盘上39个关键节点,将欧亚大陆连成了一个巨大的交通网,实现高效运输及联动。

六年来,中欧班列(成都)打造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为产业聚集奠定了强大的物流基础,创维布局欧洲市场、进口肉类产业链全面发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展示展销一体化,中欧班列(成都)国际木材集散中心挂牌成立,在中欧班列(成都)的带动下,成都及青白江区产业不断升级,产业聚集能力越来越强。

▲图片来源: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