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20202030中部区域最有

2023/9/14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

省会:长沙、合肥、武汉

普通地级市:赣州、洛阳、襄阳、宜昌先说明一下,排名不是说到30年的城市实力排名,而是20-30这10年间,城市的发展前景,获得的发展增量的多少,其次仅代表个人看法,排名分先后。

一、长沙长株潭是第四个获批的国级都市圈。长沙做为国级长株潭都市圈的极核,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且省内没有其它具备强力竞争力的地级市,是天然的区域老大,所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市头衔的硬核程度决定了未来的发展程度。这也是省会、副省、计单,比普通地级市发展快的最大原因》长沙的头衔无疑是六省会中最硬的,国级都市圈极核是其他省会所不具备的,在竞争“第五极”的道路上前进大步。所以,长沙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在六省会中排第一

二、合肥

这是一个未来十年站在风口的城市。如果没有前几天长株潭都市圈的获批,合肥是要排第一的。何为风口城市?投了泥潭中的京东方,投了止步不前缺钱的蔚来,布局培育高科技产业链,再加上中科大优秀学子的留下发展,高科技产业链+中科大,二者相辅相成,合肥未来成为科技产业中心也是极为可能。GDP从千亿到万亿,合肥仅用了14年,是近20年GDP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且合肥的崛起靠的不是一味的吸血,更多的是靠着独到的产业布局眼光+魄力+科教基础,合肥暂列第二。

三、武汉

武汉是目前的中部第一城,也会是年的中部第一城。武汉基本盘强大无比,科教文卫交通都没有短板。那为什么-这十年的发展前景仅仅排到第三?注意了,我主帖里已经说了,排的是这十年间城市的发展前景而不是排年的城市实力。也就是-年,这十年武汉的发展速度会慢于长沙与合肥。首先,长沙跟武汉都申请的第四个国级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获批,而武汉都市圈却没有获批。这是武汉会慢于长沙的原因。其次,武汉综合实力强劲,科教文卫交通都没有短板,六边形战士。但是在抓风口产业这块却落了下乘,未来十年的风口产业你没有突出表现,所以慢于合肥。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武汉的两个小兄弟都不弱,武汉给出一定的资源让襄阳宜昌强势发展。可以说武汉已经强的达到了《辐射>虹吸》,是中部真正能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中心城市。全国能辐射带动周边的城市不超过十个。综上,武汉-前景排第三。

省会级城市发展快慢,更多靠的是顶层略的倾斜度、地缘及周边城市结构。

普通地级市的发展快慢,靠的更多的是本身拥有的资源(能源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地理资源等),一定程度的行政地位(区域副中心、省副中心等),产业布局等。

四、洛阳

中部地级市第一,也是中西部唯一获得FGW批准并建成地铁的地级市。是少数得到《政策倾斜》的地级市之一。为什么说洛阳也获得了政策倾斜?也是高配老1。在国家收紧首轮申请前获得FGW批准并建成了地铁(一堆-亿GDP的城市都没获批),在国家收紧区划调整前几个月完成了撤县划区,恰巧让洛阳又满足了继续建地铁的各个条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只能说国家对洛阳的期许并不仅仅是个中部普通地级市这么简单。洛阳的文化旅游资源傲视群雄,夏周隋唐汉等文化资源亟待开发,5A4A景区遍地开花,再加上省文旅集团落地洛阳,即将落地南北长约7公里定鼎门—应天门—玄武门的隋唐洛阳城,规模将超越大唐不夜城。不过,洛阳面临的是重工业城市的转型,接下来产业的引入情况将决定洛阳真正的高度,这些引入的产业将是洛阳抢人的关键,因为万人目前并不足以让洛阳更进一步。综上,洛阳未来十年发展前景暂列第四。

五、宜昌

宜昌,国家战略成长型城市,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是湖北省第三大经济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宜昌是湖北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化工产业为主,同时也是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年宜昌常住人口万,实现经济总量亿,人均gdp10.60万,位居湖北第二。宜昌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的总体要求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教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全市上下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加快提升城市能级,辐射引领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当好全省“两翼驱动”重要引擎。

六、赣州

一个不能用常理度之的地级市。赣州可以理解为少数获得《政策倾斜》的地级市。高配老1也是证明。

神州上下,总有那么几个发展超乎常理的城市,没有出色的地理位置、没有出色的自有资源、甚至城市的地形都不适合发展,但却偏偏发展了起来,《政策倾斜》是最大原因,《稀土集团落地可见一斑》。即使自身条件不怎么优秀,一但有了政策加持,必将无往而不利。

再加上赣州周边没有来自巨无霸城市的压力,发展起来的阻力就会少很多,不会面临被优化安排的局面。

未来城市的发展,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人口优势至关重要,大家都在抢人,而赣州自身人就很多,都是发展的内在动力,起跑线就赢了不少。

所以,赣州有着地级市少有的政策倾斜+周边无强邻+人口优势,未来十年在中部地级市中发现前景可排第一。

七、襄阳

少有的能在风口制造业站稳脚跟的中西部地级市。如果说10-20这十年,我国的风口制造业主战场是手机,期间我国企业摆脱了低端山寨。崛起了华米ov,华为巅峰时期在欧洲甚至要超越苹果。那么,20-30这十年,我国的风口制造业主战场就是汽车及汽车有关的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襄阳的汽车产业无疑是中西部地级市第一,今年年初更是在原有的东风汽车,风神汽车等基础上招来了比亚迪,襄阳比亚迪将制造新能源电池、零部件、整车。汽车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在襄阳都有。可以预见的是,这十年,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企业极有可能像华米ov一样在世界上搅动风云。那么,汽车产业雄厚的襄阳也必是这十年间发展迅猛的明星城市。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评论区留言!

心灵驿站,智慧生活!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