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

2023/5/7 来源:不详

本报记者韩清华张丽

3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成都青白江区了解到,该区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和国内外先进城市,专门出台了《关于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形成了“1+10+N”的政策服务体系,全力构建高能级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高能级如何创建

高能级是青白江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质量体现。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工业区和成都首个财政总收入过亿元的区县,在进入新时代,中欧班列的开行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让青白江站在四川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为青白江城市转型提供了接续动能,也成为成都和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围绕“高能级”这一目标,青白江不断推动班列加速扩能,加快完善铁路港相关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能级。成都国际班列已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连接境外24个城市和国内14个城市,已成为西部国际陆海联运战略大通道和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起点支点。

目前,正加快推进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和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高质量构建开放型一体化“大港区”,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园,打造成都北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投资青白江将成为更多优质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

国际化如何体现

青白江最突出的优势是开放。为此,该区科学确定了“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系统推进国际化的港口和班列运行、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国际化的人才体系、国际化的开放体系和营商环境建设。

为推进国际化进程,青白江在六个方面着力,构建国际一流的城市政务环境、产业环境和法治环境。

推进港口建设和班列运行国际化,以“世界一流、亚洲领先、全国第一”为目标,加快推进国际铁路港吞吐量、智能化成都和产业配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国际化,建立以城际铁路为主的国际化轨道交通体系和客货分离区域交通路网,解决城市间快速通道问题。

推进产业体系的国际化,以全球眼光和全球视野,根据新一轮供应链变革和市场配置要求,优化产业布局体系,国际铁路港大力引进供应链管理企业,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保税加工、现代物流,欧洲产业城重点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发展“两头在外”组装基地和出口产业化基地。

推进人才体系国际化,与世界最先进理念、观念接轨,引进国际化专才,提升讲好“国际化故事”的能力水平。

标杆城区如何实现

“在营商环境打造方面,青白江将从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三方面发力。到年底,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明显改善,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部分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标准先进水平,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青白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勇告诉本报记者。

近年来,青白江片区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着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管理最佳、作风最好”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功获评“年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

为打造标杆城区,该区组建了全国首个“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局”,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建成成都市首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物流园区,探索成立了独具特色的内陆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在全国首创“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平台,开启跨部门综合监管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邮政通讯地址作为企业住所登记,将住所信息形式审查制改为“申报承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最大限度释放了企业注册空间,并明确了自由选择的最大边界范围;建成首个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和自贸区区域识别系统,打造自贸区企业“全画像”……其中多式联运“一单制”和集拼集运上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