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变了交通发布
2023/2/11 来源:不详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闭环管理各类污染物,布局推广岸电、LNG等环境友好型新能源;从各地独自探索,到跨区域资源共享、联动执法……近年来,特别是今年1月《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方案》下发以来,各相关方着力压实地方政府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着力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
绿色长江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长航局供图
1至7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3省市已累计完成2万余艘船舶的生活污水收集或处理装置建设改造。接收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
今年以来,沿江省市共建成接收设施1.2万余个,长江经济带11省市港口船舶垃圾接收设施已实现全覆盖,绝大多数港口已落实船舶垃圾免费接收政策。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8省市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港口接收设施实现全覆盖。
区域亮点
01长三角
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的要求,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海事部门和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扩展建立“长三角区域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协同推进工作小组”,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执法联动,保障相关方案推进和设施建设信息在长三角各部门之间及时通报、更新和共享。
在推进总吨以下内河运输货船加装生活污水存储装置工作方面,沪苏浙皖四省(市)均相继出台财政补助政策,启动船舶改造工作;其中,江苏省推动本籍总吨以上船舶生活污水储存装置或处理装置正常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上;浙江省组织开展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突出问题整治“百日行动”,改造总体进度达94%。
02长航模式
“一零两全四免费”模式是长江航务管理局积极推动并配合沿江地方政府加快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即靠港和锚泊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在航船舶污染物排放全达标;内河船舶免费生活垃圾接收、免费生活污水接收、免费水上交通、免费锚泊。
目前,长江干线江苏段已全面实现船舶垃圾、生活污水“一零两全四免费”,形成了全行业共同参与的船舶污染防治共同体。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已实现大部分码头免费接收船舶生活垃圾。
长江江苏段过驳区、停泊区全面实施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免费接收。殷黎摄
今年7月1日,“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长江干线全线实现了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信息有效衔接、互通互认。依托该系统,船员只需使用手机App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