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迎难而上的兵支书
2023/2/23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滨海时报」
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工作者。年3月8日,他正式履职太平镇大苏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立足本村实际,认真履行职责,大胆开展工作,带领和团结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就是“兵支书”张巨。
退伍不褪色
“迎难而上”取得新成就
记者日前在滨海新区统计调查中心见到张巨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着。
“我是河南人,年3月入伍,就在天津的一个野战部队,从此也跟天津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我努力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军校,毕业后又回到天津继续服役,最后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舟桥部队退役,在部队整整待了14年。”年4月,张巨积极响应部队裁员的政策,主动报名申请退出现役,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地方建设的大潮中。年12月,他转业安置到原大港区统计局工作。
张巨刚到大港区统计局时,恰逢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登记阶段。他被安排到普查中心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数据库和频繁地接打电话,和部队的工作迥然不同,无从下手。
“十几年的部队生活让我学到了八个字——甘于奉献、迎难而上。当时我对自己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不能给部队丢脸。”张巨回忆道。为了做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他自费报名参加了专业培训班,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迅速掌握了数据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顺利开展经济普查数据查询、修改、汇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随后的工作中,他不断积累工作方法和经验,逐步成为了经济普查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并主导撰写了《天津市大港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汇编》。
扎根农村
在服务农民中实现自我价值
年2月,张巨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的号召,主动报名到农村一线工作,并于3月8日正式履职太平镇大苏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任职第一天,我就感觉到村子存在一些问题。”张巨回忆说,通过调查了解到,“两委”班子矛盾突出,村务透明度不高,村干部的一些行为令村里很多群众不满。为此,他分别找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与村里德高望重的党员及部分村民代表谈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干部的心齐了、劲足了,对村里发展更有信心了。随后,张巨指导和示范带动村“两委”班子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他还指导推行本村重大事务“六步决策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推动村务工作规范运行。
“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村子变化很大,我能从村民的笑容里看到满足感和幸福感,这让我觉得这三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张巨回忆说,其间,他与新区水利局、太平镇政府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完成了大苏庄农场桥至大港水库路段水泥路面、港中路至大苏庄农场桥及老村周边路段柏油路面的铺设;带领村“两委”班子对老村的电路进行了改造;对老村大河楞亩地进行了科学规划,种植果木,并敷设了地下管线。
年1月,经过三年磨练,张巨回到滨海新区统计调查中心,做回自己的本职工作。“又是一年‘八一’建军节,每年的这一天我都特别感慨,很想再次穿上军装感受部队的氛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要把部队良好的作风带到现在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美丽‘滨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巨说。记者周华婷